加速推動「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計畫」及「烏溪鳥嘴潭人工湖工程計畫」,提前達成石門水庫計畫防淤效益及增加中部地區水源調度能力,另對於原住民、偏鄉及無自來水地區供水改善亦擴大計畫規模,增加不缺水受益戶數。 推動「防災及備援水井建置」、「伏流水開發工程」、「白河水庫後續更新改善工程第一階段」、「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」、「湖山水庫第二原水管工程」、「台南山上淨水場供水系統改善工程計畫」、「桃園-新竹備援管線工程計畫」、「翡翠原水管工程計畫」、「加強平地人工湖及伏流水推動計畫」、「備援調度幹管工程計畫」等新興計畫,增實國家水源調度效能,預計完成後將增加常態供水42.44萬噸/日及備援調度用水776萬噸/日,提高用水穩定供給,產業發展用水無虞。加上「推廣水資源智慧管理系統及節水技術」,將可提升水資源管理及科技造水運用,帶動水利產業發展與升級。 推動「加強水庫集水區保育治理計畫」,有效減緩國內水庫淤積情況,延長水庫蓄水壽命,提升水庫涵養水源能力及蓄水水質;另推動「離島地區供水改善計畫第二期」等計畫,維持離島地區供水穩定,促進地方繁榮及永續發展。
策略: 1.創造多元水源,增加供水與備援能力。 2.加強管理及科技造水運用,帶動水利產業發展。 3.水庫集水區保育及既有水庫減淤、清淤,確保水庫延壽永續。 4.改善離島及無自來水地區供水。